space
space
资质荣誉
资质荣誉
资质荣誉
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质荣誉
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丨武汉今年消除29个易积水点整治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
来源:贝博平台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19 18:58:50

  去年汛后,武汉全市排查梳理出29个易积水点,其中有26处已整治完毕,经受住了今年汛期和梅雨期的考验。 目前,位于东湖高新区、江夏区和新洲区的最后3个易积水点,有关部门正在加速推进整治施工,工程均已进入收尾阶段。

  关山荷兰风情园西南角的地下,“藏着”一座小型排水泵站,它“并行”于该区域现有的排水系统,每小时能将7200立方米的积水加速排走。

  东湖高新区环境水务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民族大道两头高中间低,最低点就位于新竹路路口,每到下大雨,这里容易形成渍水。

  其实,新竹路的下方,已有一条10多年前建设的排水箱涵,两孔箱涵各3.5米宽、2米高,但由于这条箱涵承担着约8.35平方公里的汇水面积,排水能力还是存在比较大短板。

  降雨时,上游的来水把箱涵灌满,地面的雨水收不进去,导致了渍水的发生。但受客观条件所限,既有的这条排水箱涵已无法再进行改建扩建。经过分析后,水务部门敲定了解决方案:为地面汇集的雨水单独找条路。

  在民族大道与新竹路的T字路口,水务部门新建了约640米的排水边沟,盖板全部用镂空篦子,雨水可快速流入边沟排走。在不远处的关山荷兰风情园,水务部门联手园林部门,在西南角挤出一块约100平方米的空地,新建了一座地下排水泵站,把边沟收集的雨水加速向下游管网抽排。

  “与边沟、泵站配套,我们还新建了约1.5公里的排水管道,并行于现有的新竹路排水箱涵。目前,三大主体工程均已完工,占用的公园和道路,正在陆续恢复。”施工方现场负责人介绍。

  江夏区政府易积水点位于五里墩街、政务南路、古驿北路的交汇路口,也是周边地势的最低点,加之这几条道路的排水管道较细,每次强降雨期间总易形成积水,影响面积达到约1平方公里。积水严重时达到近半米深,对交通出行带来不小的影响,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。

  去年10月,改造工程全面展开。江夏区水务部门在上述3条道路下方总共新建约1.7公里、管径更大的排水管道。

  此处原有的排水管道管径仅为0.4-0.6米,新建管道达到0.8-1.2米,与原有管道并行。“新的管道管径大,过流能力强,相当于雨水的‘高速公路’,原有的管道稍细,就像雨水的‘普通公路’,也依然保留。今后水流经过此处时,就有两条路可以走,大幅度的降低渍水的发生概率。”江夏区抗旱排涝服务队负责人介绍。

  为了尽可能减少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的不利影响,避免大面积开挖给交通带来的不便,1.7公里的新建管道中,有70%采用顶管施工工艺。顶管工艺与地铁盾构掘进类似,占用道路的面积大大减少。

  “这是江夏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,旁边有江夏区人民医院、万汇商场,还有不少大型小区,车辆行人都比较多,我们不断协调城管、交管等部门,也督促实施工程单位加快进度。”江夏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预计8月底,整治工程可实现主体完工,具备排水条件。

  在新洲区邾城老城区,水务部门把易积水点整治和雨污分流同步进行,既减少了反复施工对市民的影响,也助力邾城整个水环境变得更好。

  今年1月,施工全面启动。邾城老城区由于建设年代比较早远,经过多年发展,地下的水电气等管线较为复杂,施工方同时还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、靠近举水河等不利条件,采用旋挖钻机引孔以及钢板桩、注浆等工艺,确保实施工程质量,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
  以人民路易积水点为例,因该处位于邾城老城区雨水系统下游,上游汇集的雨水都要通过这里排往举水河。而这里地势低洼,原有的排水管道也较小,最小管径不足1米,排水能力严重不足。此外,路面的雨水收集口也不够,多个问题造成该处在强降雨中易发生渍水。

  施工方负责这个的人说,本次整治,将新建雨水主干管和大型雨水箱涵,增强沿线雨水排水能力。其中,雨水箱涵的尺寸达到2.5米宽、2米高,人在里面能自由行走,排水能力大大增强。

  除了人民路,邾城老城区还有别的轻微易渍水的点位11个,水务部门按照从下游到上游的顺序,也将陆续做全面整治。

  新洲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本次改造将在邾城主要48条市政道路,进行雨污分流管网改造,计划邾城老城区新建及原位更换污水管约56公里,新建市政雨水管约32.7公里。其中,人民路渍水点本月内可实现恢复路面,并具备通水条件。

  东湖高新、江夏、新洲3个城区的3处易积水点整治正加速推进,这是武汉全面整治重点易积水点的一个缩影。

  2021年汛期过后,市水务局组织各区通过梳理排查,在全市范围内一共锁定了29处拟进行整治的重点易积水点,还包括东湖路黄鹂路及省博周边、洪山路东一路、友谊大道钢材市场等。

  在市水务部门的指导下,各区水务部门制订了详细的整治工作方案,逐一明确了整治工程措施。今年4月底,29处易渍水点中的26处已率先完成整治,今年汛期、梅雨期,相关片区的积水问题极大缓解,经受住了考验。

  目前,市水务局已将29处易积水点整治项目,纳入“下基层 察民情 解民忧 暖民心”实践活动“三张清单”,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,从严从实从快抓好易积水点整治项目,确保提早全面完成“三张清单”各项任务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实践活动成果有形有效、可感可知,感受到新变化、新收获。

返回列表
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丨武汉今年消除29个易积水点整治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
发布时间:2024/03/19

  去年汛后,武汉全市排查梳理出29个易积水点,其中有26处已整治完毕,经受住了今年汛期和梅雨期的考验。 目前,位于东湖高新区、江夏区和新洲区的最后3个易积水点,有关部门正在加速推进整治施工,工程均已进入收尾阶段。

  关山荷兰风情园西南角的地下,“藏着”一座小型排水泵站,它“并行”于该区域现有的排水系统,每小时能将7200立方米的积水加速排走。

  东湖高新区环境水务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民族大道两头高中间低,最低点就位于新竹路路口,每到下大雨,这里容易形成渍水。

  其实,新竹路的下方,已有一条10多年前建设的排水箱涵,两孔箱涵各3.5米宽、2米高,但由于这条箱涵承担着约8.35平方公里的汇水面积,排水能力还是存在比较大短板。

  降雨时,上游的来水把箱涵灌满,地面的雨水收不进去,导致了渍水的发生。但受客观条件所限,既有的这条排水箱涵已无法再进行改建扩建。经过分析后,水务部门敲定了解决方案:为地面汇集的雨水单独找条路。

  在民族大道与新竹路的T字路口,水务部门新建了约640米的排水边沟,盖板全部用镂空篦子,雨水可快速流入边沟排走。在不远处的关山荷兰风情园,水务部门联手园林部门,在西南角挤出一块约100平方米的空地,新建了一座地下排水泵站,把边沟收集的雨水加速向下游管网抽排。

  “与边沟、泵站配套,我们还新建了约1.5公里的排水管道,并行于现有的新竹路排水箱涵。目前,三大主体工程均已完工,占用的公园和道路,正在陆续恢复。”施工方现场负责人介绍。

  江夏区政府易积水点位于五里墩街、政务南路、古驿北路的交汇路口,也是周边地势的最低点,加之这几条道路的排水管道较细,每次强降雨期间总易形成积水,影响面积达到约1平方公里。积水严重时达到近半米深,对交通出行带来不小的影响,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。

  去年10月,改造工程全面展开。江夏区水务部门在上述3条道路下方总共新建约1.7公里、管径更大的排水管道。

  此处原有的排水管道管径仅为0.4-0.6米,新建管道达到0.8-1.2米,与原有管道并行。“新的管道管径大,过流能力强,相当于雨水的‘高速公路’,原有的管道稍细,就像雨水的‘普通公路’,也依然保留。今后水流经过此处时,就有两条路可以走,大幅度的降低渍水的发生概率。”江夏区抗旱排涝服务队负责人介绍。

  为了尽可能减少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的不利影响,避免大面积开挖给交通带来的不便,1.7公里的新建管道中,有70%采用顶管施工工艺。顶管工艺与地铁盾构掘进类似,占用道路的面积大大减少。

  “这是江夏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,旁边有江夏区人民医院、万汇商场,还有不少大型小区,车辆行人都比较多,我们不断协调城管、交管等部门,也督促实施工程单位加快进度。”江夏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预计8月底,整治工程可实现主体完工,具备排水条件。

  在新洲区邾城老城区,水务部门把易积水点整治和雨污分流同步进行,既减少了反复施工对市民的影响,也助力邾城整个水环境变得更好。

  今年1月,施工全面启动。邾城老城区由于建设年代比较早远,经过多年发展,地下的水电气等管线较为复杂,施工方同时还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、靠近举水河等不利条件,采用旋挖钻机引孔以及钢板桩、注浆等工艺,确保实施工程质量,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
  以人民路易积水点为例,因该处位于邾城老城区雨水系统下游,上游汇集的雨水都要通过这里排往举水河。而这里地势低洼,原有的排水管道也较小,最小管径不足1米,排水能力严重不足。此外,路面的雨水收集口也不够,多个问题造成该处在强降雨中易发生渍水。

  施工方负责这个的人说,本次整治,将新建雨水主干管和大型雨水箱涵,增强沿线雨水排水能力。其中,雨水箱涵的尺寸达到2.5米宽、2米高,人在里面能自由行走,排水能力大大增强。

  除了人民路,邾城老城区还有别的轻微易渍水的点位11个,水务部门按照从下游到上游的顺序,也将陆续做全面整治。

  新洲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本次改造将在邾城主要48条市政道路,进行雨污分流管网改造,计划邾城老城区新建及原位更换污水管约56公里,新建市政雨水管约32.7公里。其中,人民路渍水点本月内可实现恢复路面,并具备通水条件。

  东湖高新、江夏、新洲3个城区的3处易积水点整治正加速推进,这是武汉全面整治重点易积水点的一个缩影。

  2021年汛期过后,市水务局组织各区通过梳理排查,在全市范围内一共锁定了29处拟进行整治的重点易积水点,还包括东湖路黄鹂路及省博周边、洪山路东一路、友谊大道钢材市场等。

  在市水务部门的指导下,各区水务部门制订了详细的整治工作方案,逐一明确了整治工程措施。今年4月底,29处易渍水点中的26处已率先完成整治,今年汛期、梅雨期,相关片区的积水问题极大缓解,经受住了考验。

  目前,市水务局已将29处易积水点整治项目,纳入“下基层 察民情 解民忧 暖民心”实践活动“三张清单”,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,从严从实从快抓好易积水点整治项目,确保提早全面完成“三张清单”各项任务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实践活动成果有形有效、可感可知,感受到新变化、新收获。

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丨武汉今年消除29个易积水点整治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
来源:贝博平台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19 18:58:50

  去年汛后,武汉全市排查梳理出29个易积水点,其中有26处已整治完毕,经受住了今年汛期和梅雨期的考验。 目前,位于东湖高新区、江夏区和新洲区的最后3个易积水点,有关部门正在加速推进整治施工,工程均已进入收尾阶段。

  关山荷兰风情园西南角的地下,“藏着”一座小型排水泵站,它“并行”于该区域现有的排水系统,每小时能将7200立方米的积水加速排走。

  东湖高新区环境水务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民族大道两头高中间低,最低点就位于新竹路路口,每到下大雨,这里容易形成渍水。

  其实,新竹路的下方,已有一条10多年前建设的排水箱涵,两孔箱涵各3.5米宽、2米高,但由于这条箱涵承担着约8.35平方公里的汇水面积,排水能力还是存在比较大短板。

  降雨时,上游的来水把箱涵灌满,地面的雨水收不进去,导致了渍水的发生。但受客观条件所限,既有的这条排水箱涵已无法再进行改建扩建。经过分析后,水务部门敲定了解决方案:为地面汇集的雨水单独找条路。

  在民族大道与新竹路的T字路口,水务部门新建了约640米的排水边沟,盖板全部用镂空篦子,雨水可快速流入边沟排走。在不远处的关山荷兰风情园,水务部门联手园林部门,在西南角挤出一块约100平方米的空地,新建了一座地下排水泵站,把边沟收集的雨水加速向下游管网抽排。

  “与边沟、泵站配套,我们还新建了约1.5公里的排水管道,并行于现有的新竹路排水箱涵。目前,三大主体工程均已完工,占用的公园和道路,正在陆续恢复。”施工方现场负责人介绍。

  江夏区政府易积水点位于五里墩街、政务南路、古驿北路的交汇路口,也是周边地势的最低点,加之这几条道路的排水管道较细,每次强降雨期间总易形成积水,影响面积达到约1平方公里。积水严重时达到近半米深,对交通出行带来不小的影响,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。

  去年10月,改造工程全面展开。江夏区水务部门在上述3条道路下方总共新建约1.7公里、管径更大的排水管道。

  此处原有的排水管道管径仅为0.4-0.6米,新建管道达到0.8-1.2米,与原有管道并行。“新的管道管径大,过流能力强,相当于雨水的‘高速公路’,原有的管道稍细,就像雨水的‘普通公路’,也依然保留。今后水流经过此处时,就有两条路可以走,大幅度的降低渍水的发生概率。”江夏区抗旱排涝服务队负责人介绍。

  为了尽可能减少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的不利影响,避免大面积开挖给交通带来的不便,1.7公里的新建管道中,有70%采用顶管施工工艺。顶管工艺与地铁盾构掘进类似,占用道路的面积大大减少。

  “这是江夏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,旁边有江夏区人民医院、万汇商场,还有不少大型小区,车辆行人都比较多,我们不断协调城管、交管等部门,也督促实施工程单位加快进度。”江夏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预计8月底,整治工程可实现主体完工,具备排水条件。

  在新洲区邾城老城区,水务部门把易积水点整治和雨污分流同步进行,既减少了反复施工对市民的影响,也助力邾城整个水环境变得更好。

  今年1月,施工全面启动。邾城老城区由于建设年代比较早远,经过多年发展,地下的水电气等管线较为复杂,施工方同时还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、靠近举水河等不利条件,采用旋挖钻机引孔以及钢板桩、注浆等工艺,确保实施工程质量,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
  以人民路易积水点为例,因该处位于邾城老城区雨水系统下游,上游汇集的雨水都要通过这里排往举水河。而这里地势低洼,原有的排水管道也较小,最小管径不足1米,排水能力严重不足。此外,路面的雨水收集口也不够,多个问题造成该处在强降雨中易发生渍水。

  施工方负责这个的人说,本次整治,将新建雨水主干管和大型雨水箱涵,增强沿线雨水排水能力。其中,雨水箱涵的尺寸达到2.5米宽、2米高,人在里面能自由行走,排水能力大大增强。

  除了人民路,邾城老城区还有别的轻微易渍水的点位11个,水务部门按照从下游到上游的顺序,也将陆续做全面整治。

  新洲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本次改造将在邾城主要48条市政道路,进行雨污分流管网改造,计划邾城老城区新建及原位更换污水管约56公里,新建市政雨水管约32.7公里。其中,人民路渍水点本月内可实现恢复路面,并具备通水条件。

  东湖高新、江夏、新洲3个城区的3处易积水点整治正加速推进,这是武汉全面整治重点易积水点的一个缩影。

  2021年汛期过后,市水务局组织各区通过梳理排查,在全市范围内一共锁定了29处拟进行整治的重点易积水点,还包括东湖路黄鹂路及省博周边、洪山路东一路、友谊大道钢材市场等。

  在市水务部门的指导下,各区水务部门制订了详细的整治工作方案,逐一明确了整治工程措施。今年4月底,29处易渍水点中的26处已率先完成整治,今年汛期、梅雨期,相关片区的积水问题极大缓解,经受住了考验。

  目前,市水务局已将29处易积水点整治项目,纳入“下基层 察民情 解民忧 暖民心”实践活动“三张清单”,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,从严从实从快抓好易积水点整治项目,确保提早全面完成“三张清单”各项任务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实践活动成果有形有效、可感可知,感受到新变化、新收获。